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切实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7月至8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南京、无锡、珠海、枣庄、郑州等地,组织2022级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铸魂育警思政课实践》课程团队教师带领实习学警分别到珠海市革命史料陈列馆、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苏州革命纪念馆等地点开展红色教育,以地方革命史、特区发展史为教材,引导学生追寻革命足迹,重温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伟大精神。通过实践,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进而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信仰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师生在珠海市革命史料陈列馆开展红色教育

师生在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

师生在苏州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
实践教学活动期间,思政实践课教师团队还赴珠海市公安局、枣庄市市中区公安分局、南京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公安局、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等部门开展调研,深刻认识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学习各地把握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方法路径,进一步提升了对培育改革精神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认识,为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开阔了眼界。

师生在珠海市公安局参加座谈交流

师生在苏州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参与调研

师生在南京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公安局实习基地参加座谈会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暑期实践调研活动,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切实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以《铸魂育警思政课实践》课程为主阵地,重构教学模块,整体规划布局,突出课程的公安特色、铁警特色,实现学校、实践基地、云端实践平台的多维拓展,教学从思政课堂走向学生实习一线,既能充分运用各地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教学,又能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融入课程,真正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全时、全程、全效的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