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巍巍铁警六十七载,辛勤园丁桃李满天下。而辉煌的背后离不开辛勤付出的铁警老师们,他们是铁警靓丽的风景线,是铁警知识的传播者,是铁警忠魂的铸造者。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走进铁警学院的孟彩霞老师,一位深切关注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代表。
孟彩霞老师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研究生学位。任教以来,公开发表了“基于TF-IDF改进聚类算法的网络敏感信息挖掘”等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反恐情报分析技术研究”等项目30余项,参编“信息化警务”、“警用物联网技术”等教材及学术专著近10部。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首届 ‘蓝帽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及河南省”信息安全与对抗大赛”等,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此外,还积极参加《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申报工作,负责专业申报材料的起草、修订、装订等工作,并成功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之后积极参与《网络安全与执法》特色试点专业申报工作,并积极推进该专业课程建设。由于教学科研成就突出,先后多次荣获“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并连续两年被评为铁道警察学院“优秀教师”,2015年5月被公安部评为公安部直属机关“优秀青年”。
载誉满满的孟老师,在与我们初次会面时,因为实验室条件有限,为方便我们采访便主动带着我们来到了教师楼,丝毫不嫌麻烦,一心一意配合我们的工作。细节见真知,这是小事,但却不经意间折射着优秀教师的品质,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这也是我在采访过程不断加深的印象。
采访中,孟老师谈到她在大学时代就梦想当一名老师,而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尽在努力中。老师说:“在学生时代,只有你努力了才不会觉得后悔,要学会给自己制定目标,并且按照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学生时代是最值得回忆的时代,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汗水与努力,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我不断地努力着,向着这个梦想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当梦想真的实现的时候,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所以上课时孟老师总会和同学们谈起学生时代,那是她最美好的追梦时光,因为有了当时的梦,才铸就了现在的圆梦。她勉励同学们一定要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在孟彩霞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也看到了追求梦想的执着。作为年轻一代的学子,珍惜在学校的生活,在学校努力学习,为自己的从警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首要且必须要做的事,只要心中有梦,又何惧风雨阻挡。
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被问及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孟老师的回答让我明白了一名优秀教师的使命。孟老师说:“自己不是最优秀的老师,却一直朝着优秀老师的方向而努力。”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教导学生、督促学生、鼓励学生。”话语铿锵有力,满载着一位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那是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负自己最可靠的责任,用自己最多的包容和爱,或许,这就是敬业。

孟老师的课最大的魅力就是吸引眼球,她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灵活多样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关键,以网安专业课为例,文字的单调枯燥总是难以提起学生们的兴趣,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有效率的吸收和学习,她总是会结合真实案例来指引同学们学习,让他们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也学会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课堂上,跟随着孟老师的节奏,总是觉得时光飞逝,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下课时间。

采访中,当被问及到在参加网络攻防大赛时的心情和收获时,孟老师说到:“当自己接到这个任务时,感觉到的只有压力大。因为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在网络攻防方面比较薄弱,工科类的专业也比较落后以及学校的硬件、软件都比较局限。但是接到任务之后,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当时就一心想着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放弃,如果放弃的话我们就永远不会起步,与外校的交流就更少以及学校的名气也不能宣传。所以我们三个指导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指导同学们,甚至放弃了五一假期和周末的假期进行培训学习,在培训过程中,也经常鼓励同学们,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最后的比赛中,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前期一切的努力与汗水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我相信通过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只要付出了就有收获。通过这次网络攻防大赛,为学校奠定了基础,留下了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帮助。”
孟彩霞老师用行动感染着我们,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努力、责任和亲切。她对自己,严格与提升;她对学生,责任与包容;她对学校,爱护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