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桃李芬芳,毕业钟声敲响,四载时光匆匆,再见已是天各一方。悲伤与不舍的基调总是毕业季的主旋律,然而更多的却是满载收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毕业的答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我今天有幸采访到的就是荣获"学习标兵"称号的13级侦查系优秀学生代表——刘奇师兄。如磐之坚硬,如石之坚强,砥砺前行,望此能借他之石,攻彼之玉。

埋藏在溪底的鹅卵石,或许千百年前也是带着犀利的棱角,难入能工巧匠的法眼。但却在数载的水流中,一天天被打磨,一天天在调整,最后变为了光洁、圆润的模样。重要的是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采访刘奇师兄,我了解到他对于学习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得以调整总结后的结果。其一是重视平时,调整课堂笔记侧重点。尤其是考试课程,到了期末考试时候就会认识到自己平时在课堂上记录的笔记是多么的重要,课堂笔记的质量往往决定了我们期末复习的效率。因此,平时的笔记一定要做到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切忌因为贪求数量而将课件或者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都记录下来,因为这样到了期末你会发现自己所做的笔记和课本无异,对复习毫无帮助。其二是勤加思考,及时总结,调整学习模式。每堂课程下来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总会有一两个知识点没有记录下来,这样就需要在这堂课结束后及时思考解决,不断就未解决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和思考重点,争取看懂每个知识点。其三则是区分考前复习和平时学习,调整学习态度。平时的认真学习是保证考试复习质量的首要前提。我们并不排除有些同学记性特别好,在考试前一天晚上过几遍就记得很好,但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我本人是很不赞同的,因为在我看来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考试,这也就是平时学习和考试复习的最大不同。如果仅仅是因为考试而学习,倒不如在考试之前借一下平时学习认真的同学的笔记背一下,考试照样能够拿个满意的分数,但学习的意义又何在?我认为,既然学习知识那就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让知识真正为我所用,借此而提升自己的内涵。
有的石头如同鹅卵石般,因着水流,不断调整改形,但是有的石头,却始终锋芒毕露,不改初形。
刘奇师兄始终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学习的意义不是为了应对考试,不是为了夸耀显摆,而是在知识的不断内化中沉淀心灵,提升自己的内涵,又反而在考试中轻易取得好的成绩,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石者,内心皆坚硬,非日积月累之水滴可穿]
无论是表面光滑圆润的鹅卵石,亦或是表面棱角分明的顽石,他们无不例外都有着坚硬的内里,这是它作为石头的最重要特性。
而我眼中的刘奇师兄,就是这般如磐之坚硬,如石之坚强,他将"坚持不懈,出奇制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坚信坚持的力量不可估量,大学四年最让他感到遗憾的事情就是自己坚持的太少,滴水尚可穿石头,铁杵也能成针,千万不要小看坚持的力量。
有一个寓言讲到: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在夜晚安营扎寨准备休息时,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神对他们说:“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石头,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他们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虽然不满,但毕竟是神旨,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石头,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而第二天的夜晚,他们再次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石头,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石头。
现在我们觉得没用的知识、技能,将来有可能变为无尽的财富。刘奇师兄提点道:"一定要重视体能锻炼,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而你现在所积累的专业知识也是对你将来工作大有裨益的。"
刘奇师兄不仅平时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还注重对于党政的重大会议的时政了解,及时把握时态事态脉搏,同时也使自身明智,更好的作出决策。他认为:"中央领导的讲话中总会有一些传统文化精神在其中,一些讲话的思路和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观念可以给人很多启发。”以此来作为前进动力。

源于《诗·小雅·鹤鸣》,表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
我们应以刘奇师兄为榜样,以他之精神佐个人之前进。他想对师弟师妹们说:"铁道警察学院是一个能够让你实现自己理想的舞台,你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舞台都相同,而节目是否出彩则是要看每个人自己的努力。离别母校,师兄有一言相告,希望对你们能够有所启发: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但是能够坚持的人却太少。如果你们问我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我会对你们回答“坚持”。千万不要小看坚持的力量,学会坚持,端正态度,相信你们都会在铁道警察学院这个舞台上演绎自己出彩的人生。”
石者,光滑圆润者有之,因溪流之流淌,不断调整个人形态以适应之;棱角分明者亦有之,无论多少水流冲刷,总是不改初心本色;虽外形或圆润或棱角,然内心皆坚硬,非日积月累之水滴可穿。沉默埋藏数载,却也有可能在神旨下成为钻石,此仅一念之隔。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其之长,玉又何惧?望师兄前程似锦,勿忘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