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介绍
田成龙,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六次,曾荣获“铁路公安系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爱民服务模范”、“上海铁路公安局查缉追逃能手”、“上海铁路局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说起责任你首先会想起什么?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普通警察的故事,他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信仰和担当书写忠诚的底色,他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责任”的内涵,他就是上海铁路公安局蚌埠公安处界首南站派出所副所长田成龙。

故事发生在2019年,阜阳火车站广场同往常一样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广播声响起,人们在入口处排起长队,突然撕心裂肺哭喊声打破了正常秩序。一名女子神色慌张地向人群喊着救命。然而,在四周没有发现可疑人与危险物品情况下,人们只是在旁猜测是这位女子的遭遇。
这时,一位男子从人群中挤出,并说“您好,我是人民警察,正在便衣巡逻,您有什么需要帮助?”女子慌张的神色减轻了一些,告诉警察自己孩子掉进高台缝间。此时,列车马上就要发车......
男子马上联系同事,通知调度室延缓开车,并迅速赶到高台观察孩子情况。孩子掉落的高台有两米多高,男子在经几番尝试后仍无法将孩子救出,现场也无可用的工具。
于是男子做出一个大胆又危险的举动,他趴在污水纵横的高台,让旁边的人抓住双腿,将整个身子送进缝隙里,悬在半空的身体摇摇欲坠,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他一只手抓住了孩子的头发,另一只手扒住孩子的手臂,拼尽全力将孩子抱出缝口。母亲抱着孩子号啕大哭,不停地说着“谢谢”。而男子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孩子安全就好,祝你们旅途愉快。”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这名而英勇无畏的便衣警察正是田成龙师兄,我们郑州警察学院走出来的优秀校友。
2019年8月的一天,师兄在安检口开展工作,负责安检铁路职工汇报说,一名旅客携带的物品在通过安检机后显示异常,对方年龄在五十岁左右,携带的是一个黑色大塑料袋,师兄当即进行开包检查,当被问到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男子局促不安、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问:“这个东西不能带吗?”师兄二次询问后他支支吾吾的说出两个字:骨灰。随即又紧张地问道:“这个不能带吗?”师兄说到:“能带是能带,可是你怎么用袋子装着啊?”

男子告诉师兄这是他儿子的骨灰,孩子在工地工作时意外摔死了,准备带回西安老家。
听到这,一旁铁路职工不耐烦地说:“这个东西能带,你自己弄好去等车吧。”说完就催促他赶紧离开。
男子不好意思地抱着那塑料袋离开了安检区域,安检职工又把处置台擦了一遍,还说着“真丧气”之类的话语。
师兄看着男子落寞的背影,内心十分复杂,便立即跑回车里,从后备箱找出了一个分装箱,在候车室找到了男子,说:“你把他放在这里吧,别撒出来了。”
师兄继续讲述道:“当我说完这个话,我永远忘不了男子看我的眼神,感动的泪水从眼角慢慢积蓄然后滑落出眼眶。”
之后,师兄了解到男子的儿子在城里务工,因为酒后高空作业踏空摔伤死亡,老板也只是出于好心给了三万块钱,除去医药费、火化费等费用,剩余的钱不够买骨灰盒,无奈之下就用两个塑料袋准备把儿子带回家……师兄陪了男子二十多分钟并把送上火车,他缓缓地转身鞠了一躬。

师兄表示:“我觉得人生来平等,无论一个人生前怎样,在离开这个世界时,生命都都应得到尊重。我希望我的举动能让一位父亲痛苦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让他感受到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他不会收到任何歧视。”
师兄用他的行生动阐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名警察都应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群众观,文明执法、柔性执法。

Q:您决心要救孩子时,内心有什么想法?田师兄:“我没有任何想法,只是出于作为一个警察的责任和本能反应,直接就过去了。“
Q:有什么话想对师弟师妹分享?田师兄:“血气方刚青春洋溢的你们,或许会觉得在校的时光是被约束的,但是这段青春定会丰满将来的人生!在这里的付出,对于未来的从警生涯意义重大,我们应以感激的态度对待母校,爱群众、爱社会、爱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