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勤一点,眼力要尖一点。”刘家铭分享了自己值乘的心得体会。24岁的刘家铭,是我校公安管理学系202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系团总支副书记、团支部书记。曾立个人三等功,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文明学生,校优秀团干部、十佳团干部、魅力团支书、优秀教官等荣誉称号,曾获校二等奖学金、“第十一届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现工作于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2023年9月调入北京乘警支队工作以来,先后担当京哈、京广、京沪等20余对列车的值乘任务,目前刘家铭值乘京沪G103次列车,日均值乘17小时。穿行在一节节车厢,刘家铭背挺得很直,透露出从容和力量。

“零发案”背后的工作秘密
什么才算列车平安?发案次数是最直观的体现。自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开展“三打三防”专项行动以来,刘家铭值乘的G103次列车保持“零发案”。“处理好乘客的需求就能降警情,勤巡视、勤宣传、勤检查就能控发案。”刘家铭说。
说到处理乘客间的矛盾纠纷,刘家铭有自己的一套秘诀。面对值乘时间长、运行区间大、客流量大等特点,刘家铭决定最大限度的提高见警率,确保旅客放心安心。车厢内、连接处、洗手池......他不厌其烦地反复提示乘客禁止吸烟,开车前、下车前,他总是主动、耐心帮助旅客搬动大件物品,到站所有旅客下车后,他还要仔细巡查一遍车厢内看是否有旅客遗落物品。刘家铭还充分发挥列车“五位一体”的优势,依托客运、旅客的力量,积极开展安全防范常识宣传,确保旅客的安全。
“安全感”背后的用心守护
“感谢刘警官,我们真的感到安全感满满。”2023年五一假期,刘家铭值乘时接到了这样一个警情:一名17岁女孩因为其追星问题与家长产生了矛盾独自乘车离家出走,家人担心发生意外,报警求助帮忙查找。接警后,根据家长提供的相关信息,刘家铭即刻同列车乘务人员逐个车厢查找,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寻找,最终在尾部车厢找到了女孩。见到女孩后,刘家铭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劝说和心理疏导,刚开始女孩情绪很抵触,通过悉心的劝导,女孩情绪逐渐有了缓和,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行为,并表示今后遇到问题不会再冲动行事。最后,刘家铭安全地将女孩交给了其父母,孩子母亲对此连连感谢,并表示今后也将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改善沟通和教育方式。
“当警察,就要给旅客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刘家铭总是这么说道,对于旅客的矛盾、情绪和纠纷,要坚持“早介入、负全责”,确保每名旅客在列车上发生的每件事都有着落,每一趟车都能够平安。
“秒杀技”背后的一路探索
4月28日,刘家铭值乘北京南站始发的G39次列车,一位女旅客急急忙忙地找到他称自己的斜挎包不见了,里边有身份证、银行卡、房产证等重要的物品。刘家铭仔细了解情况后当即开展工作,经查看车厢公共视频,并未发现有类似挎包的出现,也没有发现有可疑人员靠近其座位。刘家铭若有所思,“列车上客流很大,北京南站的人流也是以万计数。常有旅客将行李物品遗落在安检处,上车后才后知后觉发现。”想到这里,刘家铭立即联系北京南站服务台,通过询问,确定该女士的挎包遗忘在了安检口。旅客安全感的背后是刘家铭在琐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细中求细的结果,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和默默地付出。
“百姓们常说,有事找警察’,这是对公安工作的肯定,也时刻激励着每名民警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乘警刘家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将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在旅客身边。
师兄寄语
师弟师妹们,在或远或近的将来,你们都将奔赴全国各地不同的公安工作岗位,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们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烦躁、焦虑毁掉你的热情和定力,要始终记得心中的“警察梦”。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END-图文:北京铁路公安处
编辑:王申鹏校对:朱远昊 张竞尹 邓智倩审核:周鹏程 李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