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我院在大礼堂举办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邹清林事迹报告会(2014年第六期道德讲堂)暨郑州慈善日捐款活动,师生代表一千余人参加。活动由江宜怀副院长主持。
报告会前,郝宏奎院长会见了邹清林同志,高度赞扬了邹清林同志忠诚为民的高尚情操,是我院师生学习的楷模。江宜怀副院长与前来参加报告会的郑州铁路公安局政治部主任董耀东同志就加强校局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警营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邹清林同志是郑州铁路公安局洛阳公安处南阳车站派出所警长。26年来,他帮助过136名离家出走、走失流浪的孩子平安回家,帮助老人、农民工兄弟、有困难的旅客。多年来,邹清林将一腔热忱投入到帮助群众当中,摸索出服务旅客、救助孩子的“三件宝”:“小喇叭”,用于提醒旅客注意自我防范;“联络图”,记录着途经本站60多趟列车的乘警长及沿线各车站民警的1500多个电话,以便及时进行联系;“爱心联系卡”,教孩子如何报警,提醒旅客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他是旅客眼中的“爱心哥”,更是孩子们心中的“警察伯伯”。他所在的派出所成立了“邹清林爱民帮困小组”,他的同事、朋友和曾经被他救助的孩子及其家长自觉加入到爱心接力中来。
邹清林作为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最美警察”、 全国文明办“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邹清林同志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二十多年来坚守“人民警察爱人民,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职业道德,坚持进行爱心救助的心路历程。“岗位是我的阵地,干好工作是我最起码的责任!”这是邹清林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在人生追求的进程中,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帮困扶弱,解难救急,在他看来那都是人民警察应尽的责任。当把孩子交到父母手中那一刻,邹清林有这样一种幸福,有这样一种满足,“孩子和爸妈团聚的时候,我心里最坦然了,累也好,苦也好,都是最值得的了!”越平凡却越感人,越朴实却越真挚!邹清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引领了身边许许多多人,都加入到爱心行动,成立“爱心车队”送孩子回家,组建“爱民帮困小组”服务旅客解决困难。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喊出口号“有我们,放心吧!”曾被求助过孩子的父亲谢青山积极响应“让我们一起做!”报道邹清林事迹的媒体朋友发出倡议“让爱心传递!”我们看到,爱心志愿者队伍正在悄悄壮大,爱心接力棒正在更多人的手中传递。
师生们被邹清林同志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会场中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师生们纷纷拿出手机,为大家心中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邹清林投上郑重的一票!
正如江宜怀副院长在总结时所说,邹清林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为民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多年如一日为老百姓献爱心、做实事,并带动了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他博大的胸怀和道德的力量!他让我们真切看到,美不总是波澜壮阔,也能汇溪流成江河、积小善为大爱;美不总是绚烂明丽,但却在危难时绽放出肩负责任的光辉;美不总是丰功伟业,却在平凡中定格出心系群众的崇高!我们铁道警察学院的师生要以邹清林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警察。
大道无形,大爱无言。大道显于行动,大爱始于细微。为进一步扩大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弘扬广大师生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郑州慈善总会关于开展2014郑州慈善日活动的通知》精神,营造关心公益、爱心互助、乐善好施的良好氛围,院工会以扶危济困、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广泛发动师生自觉捐款、奉献爱心。
在接着举行的捐款仪式上,师生代表上台将凝聚着师生浓浓爱心的善款投进捐款箱中。捐款数额有多少,仁爱之心则无崖!这次捐款,彰显了我院师生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关爱社会、奉献他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善行义举的自觉性,有力的推动了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郑州市慈善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